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发布 《第 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 截至 2015年 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 6.6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8.8%。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的变革,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扎扎实实地深入到我们生活当中。 我们仿佛看到了互联网 “连接一切” 的野心, 它开始以 “互联网+” 的形态与各行各业融合, 催生出多样化的产业形态, 例如, 互联网与商业的融合催生了阿里巴巴等网上购物平台, 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出现了 coursera等一系列免费公开在线课程项目。 我们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正在经受着这场变革带来的影响, 甚至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博物馆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社会机构, 其教育、 展示、 收藏和研究功能都承载着公众对博物馆最直观的感受。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思维颠覆、 重构, 其影响范围甚至波及到博物馆界之外, 并正在营造一种新的生态环境, 试图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去年三月份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明确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海也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是一个以 “互联网+” 为背景, 不断开拓创新的时代, 而博物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承担着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使命。 博物馆应该用怎样的 “互联网+” 思维去进行博物馆管理? 如何实现博物馆管理在“互联网+” 时代的创新?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开放交互” : 博物馆由被动变为主动博物馆是公认的“公众托管藏品之所”, 通常观众只有进入场馆之后才能观察和体验, 而博物馆的教育活动、 研究成果则隐藏得更深。 随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各个行业之间的边界变得逐渐模糊, 而信息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 这就要求博物馆以开放的心态打通博物馆内外生态圈的藩篱。 当博物馆内部生态圈延伸到界外时, 博物馆也开始由 “被动参与” 逐渐变为 “积极互动” , 试图在与公众的互动中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主动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此时, 博物馆不能单纯地被定义为一个“藏品库” , 而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 公众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自由获取需要的信息, 博物馆将为思想的碰撞提供家园。

  “开放交互”使得博物馆为外界提供宝贵的资源, 数据在开阔的平台上自由地被获取。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提交2016财年预算时, 要求在 2015年标准上增加 960 万美元投入, 其中超过 90%用于支持国家数字平台建设, 帮助博物馆、 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实现数字化。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将全部亚洲艺术藏品陆续上线, 共计超过 4 万件, 其中约 3.5万件是首次对公众开放。 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搜索并下载相关内容, 这一项目让博物馆中的藏品真正 “活” 起来,在与公众的互动中产生价值, 从根本上为社会发展服务。

  “跨界融合” : 为博物馆发展开辟新渠道互联网是一种互联互通的虚拟网络空间, “+”就意味着跨界, “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 它将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与某个实体领域的联系, 进一步扩大了实体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使得实体世界在虚拟的平台上有更加广阔的施展天地。 互联网与博物馆的跨界融合并不是指互联网技术与博物馆的简单相加, 而是依托互联网的平台,将博物馆与周边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 用跨界的思维融合多方力量,在融合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 提高博物馆的运作效能, 为博物馆的发展开辟新渠道。

  开放交互是跨界融合的前提, 跨界融合是开放交互的必然结果。 今年暑假期间, 上海科技馆与上海 STEM 云中心 、 上 海 青 少 年 科 学 社 共 同 策 划 了“STEM科技馆奇妙日” 活动, 这是 “互联网+” 教育在博物馆中开展的一次线下活动, 通过上海科技馆网站发布后受到了公众的热烈追捧, 场场爆满。 这种跨界融合催生的新能量为博物馆的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开辟新渠道。 跨界融合的过程就像孕育新生命一样, 它是从 “0” 到 “1” 质的飞跃, 蕴含着行业发展的未来。

  “结构重组” : 优化博物馆资源配置在“互联网+”的时代, 开放交互为跨界融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跨界融合为结构重组创造了多种可能性。 当互联网渗透到社会深处时, 它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维护关系的传统环节以及原有的流程结构, 减少了中间环节, 降低了沟通成本。 在博物馆内, 互联网使得管理和运营的过程变得更加智能、 方便、 快捷。 在博物馆外, 互联网使得博物馆与教育、 产业、 信息、 人才等利益相关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互动变得频繁,人、 财、 物等资源在博物馆内外的结构重组中逐渐实现更加优化地配置, 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规模效应、 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

  在 “互联网+” 背景下, 传统博物馆逐渐向智慧博物馆转变, 其始终要围绕互联网智慧产生的基础——数据,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及时收集, 对物与人的行为及发展趋势做出预判, 打破 “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 之间的壁垒, 真正将“连接一切” 融会于整个智慧博物馆体系当中, 使资源在优化配置的同时逐渐成为场馆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科技馆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中, 将智慧科技馆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列入发展规划。通过大数据、 物联网等互联网工具, 将各类资源紧密联系起来, 围绕公众教育的核心社会职能, 统筹发展, 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最终, 在多个博物馆运行中搭建一个完整的动态化、智能化博物馆生态系统。

  “尊重个性” : 实现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之所以能得到如此的重视,其根本是对个性的尊重, 对用户体验的敬畏, 对人的创造力的重视。 一方面, 互联网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拉近了科学内容 “提供者” 与 “接受者” 之间的距离, 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对公众体验进行及时反馈, 从而不断改善公众对传播内容的体验。 另一方面, 通过对大数据的及时收集和分析, 判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职业需求, 为员工发展找准方向, 充分挖掘员工潜力、 激发工作热情。在 “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 尊重公众体验将进一步推动社会教育公平, 重视员工感受将为博物馆持续发展增添动力,基于此, 博物馆作为精神引领也将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 国际上出现博物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例如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和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集团, 上海科技馆随着自然博物馆开放、 天文馆立项, 也正逐渐形成 “三馆合一” 的实体架构。 在集群化运行过程中, 上海科技馆将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 准确记录公众的体验数据, 分析公众对展览、 教育活动的反馈, 从而精准、 有效地为公众推送适当的教育活动信息, 满足其个性化的体验需求。 博物馆对用户个体的尊重, 将为普通公众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 使得博物馆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我们思考互联网应当与哪些行业融合的时候, “互联网+” 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 并且似乎可以连接一切。新事物的产生本身就具有不可预测性,而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才能够给人类带来意外的惊喜。 在 “开放交互、 跨界融合、 结构重组、 尊重个性” 的 “互联网+”思维下, 博物馆正在以大数据工具为基础, 以彰显个性为导向, 走向更加智慧化的管理道路, 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夯实社会基础。

  未来,博物馆与互联网的连接不仅限于行业的融合, 更重要的是为智慧的个体搭建互联互通的平台, 让智慧的种子拥有一片洁净的土地和自由的空气, 让创新思维能够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