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夏朝与河北

  一、从考古材料看河北

  首先对中国王朝体系进行系统概述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一书排序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谱系,即夏、商、周、秦、汉。对于这个谱系,周、秦、汉三朝的存在因为有自公元前841年起的确切纪年和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近代以来的学术界并不持怀疑的态度。对于夏、商两代,最初有些学者怀疑它的存在。但自《史记》卷3《殷本纪》所记的商代世系被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实以后,商代的历史也已被确认为信史。然而对于夏代的存在,由于至今尚未发现属于它的考古遗址和文物的确证(主要是没有发现夏代的文字),学术界仍有分歧,多数人根据《史记》所记商代世系已被证实,推理《史记》卷2《夏本纪》所记的夏代世系也应当可信;但也有少数学者对此持谨慎态度。应该说,后世文献对夏代有明确的记载,夏代只是一个早晚证实的问题,并非是否存在的问题,夏文化依然是学术界特别是考古学界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课题。

  由于对夏代历史的描述都是后世追记的,对夏文化的探索只能主要依据考古材料进行。考古学界经过多年的研究,多倾向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都在夏人活动的地域之内,时间与夏代纪年相当,属于夏代文化遗存。[1]河南龙山文化亦称黄河中游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及安徽西北部。

  在河北境内,与夏纪年相对应的考古文化有龙山文化晚期遗址、类似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上一章已经述及龙山文化在河北有广泛的分布,但可以确定为晚期的寥寥无几,只有沧州哑叭庄第一期遗存等少数遗址属于龙山时代中晚期。[2]即使哑叭庄第一期遗存,因为是龙山文化中晚期,时间稍前,也不一定必然属于夏代。但如果考虑到河北曾经大面积地存在龙山文化,其中有一部分延续到夏代应该是可信的。

  类似二里头文化的遗址在河北发现很少,可以确定为此种文化类型的遗址,据说只有冀南的下七垣遗址。另外还有称为先商文化的邯郸涧沟、龟台寺,磁县下七垣、界段营,内丘南三歧等遗址,在邢台、临城、井陉、平山、涞水、容城上坡几十处遗址也都发现了先商时期的文化遗存。[3]这些先商时期的文化遗存,有相当部分属于夏代纪年之内。夏家店下层文化在冀北有广泛的分布。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的早期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它是从红山文化发展而来,分布范围主要在燕山南北和京津地区。河北张家口、唐山、承德市属地区都处于这一范围之内。如蔚县的庄窠发现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堆积。张家口市出土有鹿首青铜短剑,唐山小官庄、卢龙、阏各庄、昌平雪山、蓟县围坊、张家园、平谷刘家河等地出土有喇叭状耳环、金臂钏等器物。滦河下游滦南县东庄店、东八户遗址出土的筒腹鬲和罐形鼎,这些遗址、墓葬和文化遗物都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从时代上说,夏家店下层文化晚于龙山文化而早于西周文化,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而文化类型又有别于夏商文化。

  夏代时期的河北地区与夏王朝的关系怎样?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对当时河北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只能根据考古材料略知一二。首先,根据夏家店下层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北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冀中南地区,可知当时的河北境内主要活动着两大部族:北部是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氏族部落;南部是以先商文化(包括类似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商族部落。不过夏家店下层文化所代表的部族文化并非单一部族,从出土文物看,它应是冀北辽西间这一广大地域的多个部族方国的文化。后来这一带的不少方国部族,如北燕、孤竹、令支、屠何、貊、山戎、肃慎(原在冀北,后向东北迁徙)等,都或多或少渊源于夏家店下层文化。

  第二,在社会经济方面,冀北地区是农耕兼渔猎经济较为发达,从这一地区出土的大量生产工具石斧、锛、铲、凿、刀、镰,骨铲、刀、凿及蚌镰、刀、锯等看,农业已经占主导地位,大量猪牛羊等家畜骨骼的出现,说明畜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大量网坠、鱼镖、鱼骨、龟甲、鳖甲、及鹿角的发现,说明渔猎在当时仍占一定的比例。冀中南地区在经济结构上与冀北相似,但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也有一些差别,农业经济的成分和比例更大一些,渔猎经济的比例相对小些;生产工具中磨制石器相当普遍,有不少作锄用的扁平长方形石铲和方形厚壳蚌;家畜、家禽饲养中有猪狗牛羊等,尤以猪的数量最多;陶器中有朱、黑、黄、白四色彩绘黑陶。这些都说明当时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水平。

  二、从传说看活动于河北地区的部落部族

  夏代文字尚未发现,但史籍记载有不少关于夏朝的传说,其中也有的涉及今天的河北。例如流传很广的夏朝开国之君大禹,相传他在即位天子之前,长期从事于治理水患,据说他治理水患的出发地就是“行自冀州始。”[4]上古时期的冀州是一个大区域名,古人说“两河间曰冀州。”[5]当时的黄河在今天津一带流入渤海。两河之间就指作为今陕西、山西界河的黄河以东与下游以西的地区,亦即主要包括今山西和河北地区。传说大禹“行自冀州始”,表明在传说人眼里,冀州是处于大禹的活动范围之内的,这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今河北地区处于夏王朝统治疆域之内的历史事实。

  传说中还反映了夏朝在河北地区的部落情况。《竹书纪年》卷上:“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这里涉及到了上古时代的三个部落:殷,就是后来的商朝,这时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殷侯子亥就是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的七世祖,殷侯微就是上甲微,是商汤的六世祖;有易和河伯都是部落名。上文的意思是说殷侯子亥前往有易部落贸易,结果为有易部落所杀,后来殷侯上甲微依靠河伯部落的武装讨伐有易部落,杀死了有易部落的酋长绵臣。商族部落的情况,下面再谈,这里先说有易氏部落和河伯部落、

  所谓河伯,有的传说是河神,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庄子·秋水》所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人有的解释说河伯姓冯,名夷。“因浴于河中而溺死,是为河伯”。有的传说河伯是古代部落和部落酋长,如《竹书纪年》卷上“帝芬十六年,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及上引就是。清代顾炎武认为:“河伯者,国居河上而命之为伯,如文王之为西伯。”[6]认为河伯是因为国居于黄河之上而得名,类似于周文王称号西伯。可见顾氏认为河伯是部落方国的首领,河伯既是部落首领名,又是氏族部落名。

  所谓有易,又称有狄,《楚辞·天问》有“缗微遵迹,有狄不宁”句,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缗微即上甲微,有狄即有易,说有易“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7]王国维无法确定有易部落的具体方位,推测或在黄河以北地区,或在易水流域。今人多倾向于在易水流域。但易水又有北易水和南易水之分,北易水在今保定地区,南易水则是流经今永年县境的?河,[8]不论有易部落是在哪一个易水流域,都在今河北境内。由此可见,有易部落应该是主要活动于今河北境内的古代部落,而与有易部落发生关系的河伯部落、商族部落也都活动于或曾经活动于河北境内。

  有易部落,王国维和郭沫若又都认为就是传说中的有扈氏部落,[9]有扈部落,有的传说是与夏朝天子启的同姓,有的传说是启的庶兄,总之应是夏初的一个较大的部族的首领。相传夏禹生前仍然实行禅让制,推举伯益做继位人,但大禹的儿子启的势力比益强大,禹死后,启率私党攻益,强行夺位,同姓部落有扈氏起兵,反对启破坏旧制。启战败有扈,罚有扈族做牧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由财产公有制到私有制、政治权力有推贤制到世袭制转变过程中的矛盾斗争,也说明了河北确是夏部落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在夏代,与河北关系密切,传说材料相对较多的部落非商族莫属。传说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事:

  第一事,《世本》记载商族的始祖契居于蕃,封于商。据丁山考证,蕃地“亦可于汉常山郡薄吾县求之。薄吾,战国时谓之番吾……是汉以来蒲吾,战国时皆曰番吾。番、蕃古今字,则谓番吾即殷契所居之蕃可无疑也。”[10]汉常山郡薄吾县即今平山县(城址已为黄壁庄水库淹没),民国时期的《平山县志》说:“嘉阳城距今治十八里,即春秋之蒲吾也。汉于此置蒲吾县”。那么蕃地应在今平山县境内。邹衡就说:“河北平山县北临滹沱河,正是在先商文化漳河型分布区域内,仅就契居蕃的地望来看,丁氏之说基本上是可信的”。[11]契封于商,是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王国维说“商之国名本于地名”,那么商在何地?过去多认为在今陕西商州,现在看来传说中商族最初活动的地域应该在今冀中南和豫北。

  第二事,《荀子·成相篇》说:“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砥石所在,为今河北元氏、平山一带。西汉时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有石济水东流入?水。砥石即石济水与?水的混称。昭明是契的儿子。这是昭明为首领的商族曾经活动于?水流域的传说。

  第三事,《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竹书纪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易经·旅》上九爻辞:“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丧牛于易,凶”。以上所记为一事。内容是说商汤的七世祖王亥前往有易部落,从事牧放牛羊,而行淫享乐,有易之君绵臣杀王亥而取其牛。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借师于河伯,灭有易,杀绵臣。爻辞所谓:“鸟焚其巢”,意谓绵臣杀王亥之时焚其居宅,“旅人先笑后号?”,意谓王亥先逞淫乐,后临被杀而大哭,“丧牛于易”,谓王亥失其牛于易国。上甲微灭有易,在商族后人的心目中被引以为荣,商族人对上甲微的纪念极为隆重。商代依照死日天干来作庙号是从大乙汤开始的,但追赠庙号却始于上甲微,甲骨文中先公先王大会祭均自上甲起始。这说明上甲微灭有易氏,不仅报了世仇,而且占有其财富和族人及其易水领地,因此上甲微也就成为商族后人心目中创世纪的英雄。这是商族与有易部落、河伯部落在河北地区进行贸易、战争或联兵的传说。

  商族历史悠久,按照传说,从商的始祖契至汤灭夏,大约有500多年的时间。其间大抵自上甲微以上为神话传说时代,自上甲微进入了有史时代。今日不少学者即认为商的国家形成是在上甲微之世。有关先商时期商族的起源地和早期的活动范围问题,历来争论较大,有不少学者认为是在冀中南和豫北一带,甚至有的认为其中心地区是漳河流域。卜辞中有“滴”字,丁山《洹、滴与商虚》一文就说滴水是漳水。滴是水名,故从水,商声。去水则为商,因此,称水名,则为滴水,称族名则为商族,商地就在滴水流域,商人的族称即来源于此。[12]漳河流域与蕃相距不远。那时先商氏族部落,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迁徙无常,活动的地区相当广泛,处于黄河入海口三角州地带的河北地区,特别是北易水、中呼沱、南漳水流域成为商族重要的活动区域理所当然。这一观点目前也在逐渐得到考古学界的支持,保北考古队《河北省安新县考古调查报告》一文即根据保定以北发现的先商遗址,认为商文化起源于整个太行山东麓地区,而不仅仅局限于冀南一带。[13]郑绍宗《河北考古发现研究与展望》也指出:“关于商之先世源于河北问题。先商文化发现在太行山东麓的沟谷扇形台地和平原接触区域,大约200米等高线的位置上,和河北龙山文化的发现地相重合。含二里头文化因素的遗存是自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但遗址发现不多。所谓漳河型的先商文化有邯郸涧沟、龟台寺,磁县下七垣,内丘南三歧。在邢台、临城、井陉、平山、涞水、容城上坡几十处遗址都发现了先商时期薄胎细绳纹高尖足单柄鬲、筋,断面呈三角形足的罐形鼎等。结合古文献记载‘王亥作服牛’和‘殷王子亥宾于有易’等记载,商之先王在河北有较多活动,认为商之先祖起源于河北太行山麓幽、蓟一带,是有一定根据的。大约在距今3700—4000年之间,商之先世在河北平原西部势力强盛,并逐渐向北发展,在京律唐一带和北方强大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相遇,在冀中南表现为龙山——先商、在冀北表现为夏家店下层文化(代表地点有唐山大城山、任邱哑叭庄晚期遗存等)和先商的顺序。形成了先商和夏下二者交错存在的局面,大概商人的势力从先商到早商约当二里岗上层文化时期(涞水富位三期),京津唐一带是商文化发展的盛期。俟后即为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张家园下层,上层和先燕所代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