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务川因历史上盛产朱砂,素有“丹砂古县”之称,根据相关考古资料显示,两汉时期务川便有开采朱砂的迹象。从2018年起,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务川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务川境内汞矿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矿冶遗迹百余处。



▲ 航拍三坑村老虎沟矿部

  据《务川县志》记载,隋大业十年(614),黔中太守田宗显在今大坪镇岩风脚等处开采朱砂,并向朝廷纳课190.5斤。而考古资料显示的务川采砂历史更早,在大坪汉墓群出土的朱砂说明两汉时务川即有朱砂开采,唐代还在板场坑开设板场集镇。明清以来,史书方志对务川朱砂开采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

  去年,贵州省文化厅在回复贵州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的《关于将开阳朱砂汞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中明确表示,贵州地区在两千多年来的朱砂开采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有朱砂开采遗址(矿洞),与朱砂开采有关的墓葬、遗址、道路、桥梁、碑刻、现代工业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矿冶工具和长久以来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存。这些重要的文化遗存,数量巨大、类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



▲ 水井湾矿洞

  从2018年起,贵州省文物局组织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点对务川、丹寨、开阳、万山等地的汞矿遗址进行调查。通过对贵州汞矿遗址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贵州务川、丹寨、开阳、万山汞矿的分布范围、时代延续、冶金工艺和历代矿洞及矿冶遗存的保存状况,为贵州汞矿遗址的保护提供科学数据。

  2018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务川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务川境内汞矿遗址进行了调查。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杨偲介绍,此次针对务川汞矿进行的考古,发现了矿冶遗址、古墓葬、古道路、相关建筑遗址及近现代工业遗产等各类遗存。

  矿冶遗址包括矿洞、土法炼汞灶、淘砂池等遗迹,分布范围广,从务川北部的红丝乡赶子水汞矿点至南部丰乐镇田家坪汞矿点,均有大量分布。古墓葬包括老虎沟汉墓、干溪汉墓。古道路有白杨坡古道、天线桥古道、楼楼湖古道、泥塘山—邹家坝古道、瓮溪桥。近现代工业遗产有务川汞矿老虎沟矿部、罗溪选冶扩建厂、田家坪矿厂。相关古建筑遗址经调查发现有8处,包括肖家坨遗址、肖家岗遗址、大湾遗址、板场税课局遗址、板场宝王庙遗址、西岩庙遗址等寺庙遗址。

  为掌握更多资料,考古队对其中的肖家坨遗址、板场宝王庙遗址、西岩庙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表明,三处遗址的年代均为明清时期。其中肖家坨遗址占地近2000平方米,石围墙依地势建在遗址东、西、北三面,与南面的天然崖壁相接,总长近300米。墙内发现明清房址4座,从布局来看,应分别为前厅、后厅和东西厢房。院坝及过道以青石板铺设地幔,北部及东西两侧地幔保存较好,并发现有三处排水沟。遗址西侧还分布有水池、厕所等遗迹。从肖家坨遗址的规模和出土遗物推测,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三坑巡检司司治遗址。



▲ 宝王庙遗址出土瓷片

  杨偲说,此次调查发现收获颇丰,共发现矿冶遗迹一百余处,朱砂矿脉分布密集,时间跨度长。其中以务川中部的三坑村、丹砂村、太坝村等地分布最为集中。其中位于三坑村的水井湾矿洞是一处典型的集朱砂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遗存,包含矿洞、淘砂池及土灶。道路是朱砂采冶生产活动发展的重要条件,古道路依山势而行,是矿冶产品运销的见证。考古人员在泥塘山—邹家坝古道道路入口处,发现了一块弘治五年(1492年)的“修路记”碑, 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务川朱砂开采的繁荣和由此带来的务川经济、文化、社会的进步,为务川从古即有的朱砂采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来源:遵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