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湘西自治州考古所 泸溪县文物局

  下湾遗址地处沅水中游,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北郊。遗址坐落在沅水左岸(西侧)一处低矮台地上,属于云贵高原东北部边缘低海拔的山间盆地,沅水由遗址东缘往北注入洞庭湖。遗址海拔103.26米。遗址发现于1973年,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0年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厦门大学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并首次在沅水流域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16年,为配合白辰公路改扩建工程,当地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高庙文化遗存。201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

  基本情况

  下湾遗址是一处贝丘遗址。遗址虽然发现较早,但未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遗址区域内基本建设接连不断,遗址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浦市磷厂(1969年始建,后更名为浦市化工总厂,2005年停产改制)、沅水防护堤(1997年建成)以及近期白辰公路以及浦市游客中心的修建,给遗址造成了极大破坏,文化堆积几乎破坏殆尽,原生地貌更是荡然无存。遗址所处台地依山傍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本次发掘区域位于遗址东北部。考虑到贝丘遗址埋藏特殊性以及大量已经祼露出来的遗迹现象,我们采取10米×10米探方进行发掘和清理,先后布设了三批探方。其中,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清理面积(严重破坏区域且无地层堆积)约1100平方米。发掘工作自2017年8月中旬开始,直止12月中旬才全部结束。

  根据本次勘探及发掘得知,下湾遗址不同区域的保存状况及埋藏深度差异较大。靠近岗地顶部(偏西)区域,由于破坏太甚,只在局部接近生土区域保存有较薄的文化堆积;靠近岗地外坡(偏东)区域,文化堆积多呈陡坡状,埋藏较深,保存较好,而且越往东,堆积越厚,并可见大量人们食剩抛弃的贝类外壳(以螺、蚌类为多)形成的堆积,此类堆积最厚处超过3米。发掘区东南部少数探方文化堆积深达6米以上。

  从本次发掘情况看,下湾遗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除了新石器遗存外,还发现有商时期、战国至两汉时期以及宋至明清时期的遗存。其中,新石器遗存是本次发掘最多的一类遗存。据现场观察,新石器时代遗存大致可划分两期,分别相当于高庙文化早、晚两期(早期距今7000年左右、晚期距今6500—7000年)。

  主要发现

  高庙文化晚期玉器墓葬 下湾遗址高庙文化墓葬可能大部分已被破坏,此次发现的少量墓葬,全部分布在发掘区西北部位置较高的T20913。墓葬开口已破坏,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内不见人骨,个别墓葬可见人骨朽痕。随葬器物不多,陶器少,多见石器,有少量玉器及骨器。石器有斧、凿、铲、刀、璜、玦等。玉器有钺、璜等。墓葬年代处于高庙文化晚期或略晚。

  高庙文化晚期大型祭祀场所 共发现200多个坑形遗迹以及少量柱洞及沟状遗迹。这批遗迹集中分布于遗址东北部,大多是沿岗地顶部靠近外坡一侧,呈带状连片分布,而且有不少打破关系。遗迹开口层位均已破坏,绝大多数打破生土。坑形遗迹平面形状以圆角方形、长方形为多,有少量圆形或椭圆形。坑内填土一般为灰黑色土,个别有少量螺壳堆积。坑壁光滑,多直壁,少数坑壁稍微内斜或外斜呈袋状。坑底极为平整,常见大块砺石或陶支座,有的坑底有火烧痕迹,有的坑底垫满砾石及石制品。坑口长径一般在1米左右,坑深0.5—1.0米不等。坑内包含物不多,以砾石及打制石制品居多,陶器较少,有少量动物遗骸。坑壁、坑底均有明显加工痕迹,形制规整,十分罕见。从坑体自身特征(尤其是方形、直壁、平底等特征)及包含物分析,它们并不是一般的灰坑,也不是类似于窖藏之类的储存场所,更不像制陶、养殖或其他生活或生产设施。毫无疑问,这批数量如此众多、分布如此密集的坑形遗迹,应该是下湾人们一种经常性的祭祀行为遗留下来的。从出土遗物观察,时代与墓葬比较接近或略早,大致处于高庙文代晚期或略早阶段。从空间分布来看,发掘区西部应该还有不少类似的祭祀遗迹,由此可初步推断,下湾遗址这处大型祭祀场所规模至少在2000平方米以上。

  出土了一大批高庙文化遗物 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以及大量水、陆生动物遗存。这些遗物不仅极在地丰富了高庙文化内涵,而且为该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其中,陶器图像化装饰是下湾遗址一个显著特征。这些图像大多比较抽象,而且具有等分、对称等明显特点,常见“太阳”、“神兽”、“神鸟”甚至“神像”等图像,而且,有些图像还是首次发现。石器极其丰富,多打制,常见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锤、砧、斧、锛、凿、砺石、网坠等,另有少量铲、刀、璜、玦等。玉器有钺、璜等。骨蚌器以骨锥居多,蚌器较少。

  学术意义

  大型祭祀场所 下湾遗址发现的祭祀场所,许多特征与洪江高庙遗址类似遗存接近,但其规模却是后者两倍以上,应该是高庙文化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祭祀场所。而且,从空间布局来看,这处祭祀场所还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它的主祭场所以及相应的祭祀坑、附所设施等应该不只一处(组)。遗憾的是,目前还不能准确把握从事祭祀的人群、时间、对象、供品、祭器等具体细节。本次发掘没有发现祭坛,或许是时代较早(年代明显早于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早期祭坛),或许是这些祭祀遗存所处位置原本就相对较高,不需修建祭坛,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固定区域,并长期频繁地从事祭祀活动,进而形成类似“祭丘”的大型祭祀场所,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表现神灵崇拜的陶器图像 本次出土的陶器装饰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发现了一批“太阳”、“神兽”、“神鸟”、“神像”等图像,而且有不少太阳与神兽、太阳与神鸟组合的图像,说明“太阳”是下湾人们心目中份量最重的一类崇拜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图像还是首次发现,譬如“四鸟载日”图像、减地浅浮雕“神像”图像等,后者头戴类似介字形冠帽,两侧戳印巨大放射状篦点纹羽翅,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像绝然不同,显然是某类“神像”。这些图像,应该都是人们为了表达某种意愿进行神灵崇拜的产物。结合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下湾遗址浓烈的祭祀氛围确实让人震憾。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关键材料 下湾遗址位置靠北,接收来自北部洞庭湖地区的文化因素稍多,尤其是汤家岗文化因素相当浓厚,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下湾遗址主体特征还是属于高庙文化。毫无疑问,下湾揭示出来的新材料,如同找到了解开高庙文化与汤家岗文化关系的一把钥匙,意义非同小可。此外,下湾遗址出土的玉器及少量石器,在形制上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譬如江阴祁头山、无锡彭祖墩等遗址)十分接近,为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互动及玉、石工业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 下湾遗址正投影位置图(上北)


  
▲ 大型祭祀场所航拍图


  
▲ H127等(由南往北)


  
▲ H147 (由南往北)


  
▲ H127等(由南往北)


  
▲ 太阳兽面图像陶釜


  
▲ 神兽图像陶釜


  
▲ 太阳图像白陶罐


  
▲ 神鸟图像彩绘白陶罐


  
▲ 神兽图像白陶盘


  
▲ 神鸟载日图像陶钵外底


  
▲ 神像图像红衣陶罐口沿


  
▲ 石铲


  
▲ 玉钺


  
▲ 玉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