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发掘的帝陵南阙门遗址复原建筑

  历史的脚步在这里“定格”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与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西安以北约20公里的咸阳原东端、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塬上,为西汉9座帝陵最东的一座,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上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在帝陵园东南区域进行大规模的考古钻探工作,发掘了帝陵陵园南阙门遗址,发现该遗址为级别最高的三出阙门,同时,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及一批彩绘着衣式裸体陶俑,宽110米的司马道向东直通5公里之外的阳陵邑,司马道南北两侧整齐排列着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陪葬墓10000余座,一如当年汉景帝临朝时大臣位列两班的威仪,陵区内200多座陪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动物俑生动异常。汉阳陵可以说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

  帝王级陵墓的东阙门规模到底有多大?

  汉阳陵帝陵东阙门遗址位于帝陵陵园东部正中,西距帝陵封土约120米。遗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米~28米,地面现存南北相对的两座夯土台,形状均为土丘状,保存状况较好。此次发掘该遗址南半部,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布探方14个,发掘周期约8个月。
  记者从东阙门遗址发掘项目部副队长杨武战处了解到,“帝陵坐西向东,共分四个阙门,南阙门遗址已经发掘,此次发掘的东阙门为帝陵的正门,从勘探资料判断,东阙门形制结构与南阙门遗址基本相似。平面由大小依次递减的三个长方形组成,亦应为三出阙形制。“阙”是中国古代陵园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它多为土木结构,楼基和墩台均系夯筑,外用砖包砌,墩台上面建楼,中国古代建筑最高级别陵墓——帝王陵墓专用阙。阙分为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之分,一般情况下,皇帝用三出阙。

  帝陵东阙门遗址埋藏着多少秘密?

  东阙门遗址发掘项目部副队长杨武战介绍说:“从以前南阙门的发掘情况来判断,东阙门遗址中的随葬物与南阙门可能类似,至于到底埋藏着什么东西,值得我们期待……”
  他猜测说:“1997年我们发掘了帝陵陵园南阙门遗址,发现该遗址为级别最高的三出阙门。由于帝陵陵园南阙门是目前发掘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它的发掘对于门阙的起源、发展,门阙制度的形成、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等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南阙门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发现最早的砖质围棋盘、陶质脊兽和最大的板瓦等。此次的东阙门遗址分为三层,第一层可能出现零星汉瓦,第二层可能会有夯土块、汉代瓦片、晚期瓷片等,最厚的第三层,可能夹杂大量汉代砖瓦等遗物。其下发现有鹅卵石散水、铺地砖等。很有可能与南阙门遗址的情况相似。”
  记者还获悉:由于东阙门遗址属于土遗址,揭露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考古队准备在遗址主要轮廓明晰后,在现场搭建保护大棚,使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免遭风雨的侵蚀。此外,本次发掘还尝试着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引入发掘现场,为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的监控提供便利。

  公众可现场观摩帝陵东阙门考古发掘

  记者从汉阳陵历史博物馆处获悉: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帝陵东阙门是帝陵陵园正门,西临帝陵主墓道,东接陵区东司马门道,在阙门遗址中更具典型意义,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帝陵东阙门的发掘清理,可以让公众及时了解其内涵和保存状况,进一步深化对帝陵建筑布局和结构的认识。另据汉阳陵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东阙门遗址位于汉阳陵的主要保护和展示场所“帝陵外葬坑保护展示厅”的入口之处,是游人进入地下博物馆的必经之处,在此处开展考古发掘活动并采取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措施,向公众提供考古观摩现场及考古发掘的过程,对于拉近专业考古学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将文物考古知识传达给公众,推动文物保护和遗产保护的真正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

  探秘——埋藏在咸阳原上的“千年护陵军”
  

  汉阳陵地下陈列馆

  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震惊世界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那么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奇迹便是咸阳汉阳陵的“千年护陵军”……与中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相比,汉阳陵发现的各类陶俑,除单个体积相对较小外,出土的数量和品种均超过秦俑。目前秦俑共出土千余件,而阳陵已达3000多件;秦俑属军事性质,全为各个兵种的男性将士,而阳陵既有武士俑又有文官吏俑,既有男俑又有女俑,既有温雅的侍从奴婢,又有神情专注的乐俑与袖裾飘飘的舞俑,这些汉景帝的“护陵军”埋藏至今已有2千年之久……
  汉阳陵出土的兵俑十分引人注意。它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胳膊上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从已发掘的南区丛葬坑来看,皆为武士俑,有着鲜明的军事色彩,武士俑的前额经两鬓至枕骨部,有一圈宽2厘米的朱红色,红色在汉代是代表军人的颜色,《论衡商虫篇》:“身黑头赤,谓之武官,头黑身赤,谓之文官”,可见,丛葬坑中的陶俑有文官也有武官,它们如今沉睡地下已有两千多年了……这些沉睡地下的汉兵俑象征着大汉王朝的威武军队……
  汉阳陵南区丛葬坑出土的裸俑主要为军士俑,它们或直立成排、成列,或一腿向前作齐步走的动作,还有身跨木马的骑兵俑。帝陵丛葬坑发掘出土有男俑、女俑、宦官俑,还有护卫车马出行的骑兵俑,骑兵俑也同样骑木马。南区丛葬坑和帝陵从葬坑出土的同类裸俑在制作方式和形体上基本相同,只是帝陵丛葬坑出土有白肤色的女俑,而南区丛葬坑没有这类女俑出土。陪葬墓的丛葬坑出土有男俑和女俑两种,男俑唯一的是在发式上与其他地方出土的男俑有所差异,别的基本相同。
  汉阳陵的陪葬坑有四个层次,从已经发掘的南区15个陪葬坑中,没有一座不和军事有关。坑内包含有大量的彩绘武士俑和当时的武器。所涉及的兵种与轻重骑兵、步兵和车兵的配置完全一样。长距离武器弩、弓矢;短距离搏击武器戈戟矛铍剑一应俱全,可以说是一个完整汉代皇家部队的缩影。从其分布位置看,这些“军队”分布在陵园之外,假若把陵园看成“长安城”的象征,那么军队就应该是保护京师的“北军”。
  早在2千多年前的西汉王朝,京师有南、北军之屯,史有名载,如《汉书外戚传》、《汉书高后纪》等,大体上说,南军有“九卿”之一的“卫尉”辖领,人物是屯卫宫城、殿门,负责宫内的安全;而“北军”则由位在列卿的“中卫”主之,负责宫外京师的警备。简言之,南军是卫宫之军,北军则是卫城之军。
  但假若把陵园仅仅看成宫城,那军阵也有可能象征的是“南军”。但是从部队的配置看,象征“北军”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南北对称排列,更有可能就是“北军”中的左右军的布阵形式。
  在帝陵封土四周,专家发现了放射状平行排列的“军阵”丛葬坑,其中封土东侧的第13号坑内出土了骑兵、步兵、动物等各式陶俑及兵器、兵马器等。第11号坑内还出现了骑在木马上的著衣式骑兵俑和木战车,封土2号坑内有各式兵器、车辆、步兵俑等,专家判断,从这些出土的车、骑、步兵俑排列及规模来看,与“廷中陈车骑戍卒卫官,设兵,张旗志”(《汉书叔孙通传》)的记载相吻合,而正是因为如此的排列、如此的规模,2000年来,这些兵俑深埋地下守护景帝陵。

  勤俭治国美名传 文景之治耀千古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公元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成功平叛七国之乱 稳固西汉中央皇权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
  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亚夫(绛侯周勃的次子)为太尉,率36位将军迎击吴楚叛军,派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率兵解齐之围,并命窦婴(窦太后堂兄之子)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周亚夫率汉军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吴王刘濞逃到盟友东瓯国,被东瓯王所杀。
  七国失败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景帝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手解决王国问题,以加强中央集权。继续大力推行削藩。此后,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其实际地位已经降为郡级,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这一变化,对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意义十分重大。

  与北方匈奴和多战少 蓄势待发整修国力

  景帝时期是匈奴“最强大”的时期,强大的匈奴骑兵南下进击汉地,烧杀抢掠,严重威胁着西汉王朝的统治。而此时汉朝社会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要战胜匈奴,条件仍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景帝怎样处理汉匈关系呢?总的来说,是有战有和,但和多战少,以和为主。
  景帝坚持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军事冲突,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为以后汉武帝反击匈奴做了准备。当然,汉景帝并不是一味妥协,也进行了必要的抵御。在不多的反击匈奴的战斗中,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卓越的将领,其中尤以“飞将军”李广最为突出。景帝除了支持李广、程不识等边将对匈奴抵抗,及维持和和战战之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为以后武帝时期匈奴问题的彻底解决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政治上清静恭俭 经济上重农抑商 发展经济

  历史学家对汉景帝在政治上的传统评价是“清静恭俭”;“清”,是为政少事;“静”,是安定百姓;“恭”,是善待臣民;“俭”,是节省汰用。景帝即位后,继续执行重农抑商这一既定国策。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他多次颁诏,以法律手段,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文景时期的社会渐趋稳定,物价日益低廉,据学者统计,在整个西汉时期,文景统治的近40年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米价下跌的幅度最大,这就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轻徭薄赋 约法省禁

  景帝时期,对农民的剥削(赋役)、压迫(法律),较以前有所减轻。所谓约法省禁,就是法令要西汉帛书简约,刑网要宽疏。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景帝即位伊始就颁布了诏令:“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时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从此,这一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又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三年,缩短服役的时间。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西汉昭帝时代。
  景帝在法律上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其一,继续减轻刑罚,如前所述,对文帝废肉刑改革中一些不当之处的修正。其二,强调用法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其三,对特殊罪犯给予某些照顾。

  发展教育 打击豪强

  景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所以统治阶级上自景帝,下至郡县官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他一面弘扬文教礼仪,一面又打击豪强。为了保证上令下达,景帝果断地采取了多项措施,重要的有两项:一是在修建阳陵时,效法汉高祖迁徙豪强以实关中的做法,把部分豪强迁至阳陵邑,使他们宗族亲党相互分离,削弱他们的势力,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二是任用酷吏,如郅都、宁成、周阳等,严厉镇压那些横行郡国、作奸犯科者,收到了杀一儆百的功效,使那些不法豪强、官僚、外戚等人人股栗,个个惴恐,其不法行为大大收敛,这便局部地调整了阶级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由于推行了上述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人口翻番,国内殷富,府库充实。据说,景帝统治后期,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穿钱的绳子都腐烂断了;粮仓满了,粮食堆在露天,有的霉腐了。但是,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贫富悬殊的分化。这种状况,既为后来汉武帝实施“雄才大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给西汉中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相关链接
  汉阳陵考古

  汉阳陵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起始于1990年5月,伴随着西安咸阳机场公路的建设,考古工作者开始在帝陵园东南区域进行大规模的考古钻探工作,发现了南区丛葬坑,并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彩绘着衣式裸体陶俑。裸体陶俑的出土影响了文物考古界,这一成果获得了“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裸体陶俑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大卫”和“东方维纳斯”。在此基础上,汉阳陵的考古工作继续开展,收获颇丰。1998年,对帝陵园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钻探,发现了帝陵的四条墓道,掌握了其布局结构。同时还发现了帝陵封土四周的外葬坑86座,并于同年7月起对东侧的第11号-21号进行大面积的考古发掘。这些成果促使陕西成为“周、秦、汉、唐”四大旅游景区之一。

  汉景帝“景”字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帝王除自己的名字外还有年号、徽号(也称尊号)、谥号和庙号等名号。“景”字是刘启的谥号。所谓谥号,据传是在西周初年,周公旦和太公望在去世将要埋葬时武王姬发为评价他们协助武王伐纣的功绩而选取给予的具有纪念性和评价性的文字,一般为一个或两个字。“谥”是行为功绩的意思,“号”是对功绩的表彰。最初,谥号是对有特别重大功绩的人以美好的称谓,后来则发展为“美谥”和“恶谥”两种。皇帝的谥号一般在其死后由大臣和嗣君根据其生前功绩拟定,起到盖棺定论的总结作用。“景”字据《说文》解为:光也,从日。而据《谥法解》: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可见“景”字是一个具有美好意义的谥号。景帝没有庙号,因为庙号在汉代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只是少数几个皇帝才有。西汉皇帝有庙号的为:汉高祖,汉太宗(文帝),汉世宗(武帝),汉中宗(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