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工作人员向编辑记者介绍上马石。



  模样滑稽的拴马桩石像引来编辑记者注目围观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的汉代画像石



  民俗博物院里的华阴老腔表演充满了激昂澎湃的原生态品性。

  西部网讯(记者 王莹) “好!”一小段华阴老腔表演结束后,伴随着掌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媒体编辑记者同时发出了这个响亮而绵长的音节。而这还只是第六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走进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当天,一个很小的片段。

  4月8日上午,参加第六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的编辑记者们走进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参观了被称为“地上兵马俑”的8600多根精美的拴马桩、上马石和一砖一瓦从原地搬迁集中复建起来的明清大宅院等。

  全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位于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建设规模493.88亩,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也许有人不相信,如此庞大的博物馆建设全部由私人完成。

  据介绍,博物院突出明、清园林建筑风格,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区,具体分为:古镇游览区、民俗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要建设有40院迁复建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览馆、展厅、展廊、文物库房、戏楼、店铺、工艺作坊、研究中心、人工湖、祭坛广场、园林景观等。

  被“拯救”的关中民俗

  为什么一个博物馆的“藏品”种类如此庞杂、内容如此丰富,编辑记者们不禁提出了疑问。记者曾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采访过全国人大代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他当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从85年就开始文物拯救工作了……”

  王勇超之所以说“拯救”,是因为关中民博物院里的藏品全部是从民间收集来的,对于很多人家来说,它们不是“文物”,而是和其他日常用品一样的“消耗品”,随时可能被损毁甚至弃之门外。也正是因此,王勇超才可能将它们买回去,使它们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每块砖头都被编上号码

  参观采访明清大宅院时,北方网记者王鑫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些宅院都是一座挨着一座的,陕西其它地方的民居也是这样吗?”工作人员解释说,游客目前能够看到的这些宅院,都是王勇超从民间“拯救”回来集中重建在此的,至于具体如何重建,“给每块砖头、每个物件编上号码,之后在这里按照原貌重新修建。”工作人员的解答让大家一番唏嘘感慨。面对着几十座宅院,谁也无法想象那会是多么大的工程量。

  要问王勇超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到底有什么意义?编辑记者在民间字画珍藏管里看到一幅小楷书时的反应或许是某种答案。

  “这幅字是用毛笔写的蝇头小楷,比我们现在用钢笔写得还要细致工整”,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纷纷凑在字前细细观察,有编辑记者感叹说,“就像是印刷品一样”。民俗文化展示区里的烟具、婚嫁用品等等,铺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编辑记者感受着古代关中人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