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前阳洞穴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

  地址: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所在省市:辽宁省

  批次: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类别:古遗址

  详细说明:

  前阳洞穴遗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前阳镇山城子村白家沟后山腰上,东北距丹东市35公里,南距黄海30公里,洞穴位于山腰,周围是低山丘陵,最高山峰海拔159.1米,是旧石器时代遗址。

  洞口向南开,洞口对面的台地上,有一条古河道从洞前山脚下流向东南,这一代是宽阔的冲积平原,一直延伸到黄海北岸。洞穴走向平面呈S形,由洞口向内延伸约30米。洞内宽度不等,最窄处约1米,最宽处10米以上,洞内面积近500平方米。从地理环境看,洞穴依山傍水,适于古人类的采集和捕捞等摄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洞口朝南,避风向阳,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地点。前阳人地层的绝对年代,经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测定,距今18620±320年。与出土文化遗物特征所反映的相对年代相符,相当于旧石器朝代晚期,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处同一时期。中国科学院吴新智同志、贾兰坡教授在开始时的鉴定意见与这一测定结果基本相同。

  现存残洞口发掘前高0.75米,宽2米,洞内文化堆积厚度约1.5米。这次发掘只挖了靠近洞口部分堆积物的一半。洞穴内出土了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工具等遗物。人类化石有头盖骨、下颌骨、股骨及6枚牙齿,分属两个个体,是同一时代的人类。头盖骨和下颌骨化石都发现于同一裂隙,后来在此裂隙中又发现了一颗人的门齿,恰好是下颌骨上缺失的一颗。头盖骨保存了脑颅骨的大部分,包括较完整的两侧顶骨和额鳞、枕鳞、乳突,面骨和颅底部分缺失,属圆头形,有晚期智人特征。内外骨缝未完全愈合,骨的厚度很薄。下颌骨保存完好,除左侧上升枝的肌突尖端和关节突的下颌小头已裂去外,其余尚属完整。智齿尚未萌出,第一臼齿和犬齿虽已萌出,但磨蚀程度轻微,第二前臼齿快要长出。股骨为左侧股骨,保留了骨体的上端。股骨头脱落,骨骺未愈合,骨体细腻。头盖骨、下颌骨、股骨可能同属一个个体,应为未成年女性,死亡年龄接近11-12岁。另外,在第三层出土的一枚人类门齿化石,保存完整,属另一个成年个体。两个个体人类化石具有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接近中国北方人类型。

  丹东前阳人的发现,填补了丹东地区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活动历史的空白,是丹东地区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从地理位置看,丹东处于辽宁东部地区,与朝鲜半岛接壤,是古人类向东延续和迁移的桥梁地带,对研究人类发展分布和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前阳洞穴发现了较完整晚期智人阶段幼年头盖骨、下颌骨和股骨化石,对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和黄色人种中的东亚人种体质特征提供了宝贵资料。这一发现丰富了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内涵。